2025-11-17 07:24:41 | 基础网
![]()
多地确实取消了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部分地区的取消政策在2021年开始实施 。
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自201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多项高考加分项目,包括体育特长生加分、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科技类竞赛加分、省级优秀学生加分以及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等。这些被取消的加分项目,此前获得的奖项、名次、称号等,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但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会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在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的取消方面,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不同的调整。例如:
安徽省 :自2022年起,取消了“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但2020年、2021年符合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且该加分政策仅适用于安徽省省属高校招生。
江西省 :自2023年起,对经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和按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将不再执行。在此之前,即2020-2022年的过渡期内,加分政策保持不变。
辽宁省 :从2023年高考起,对部分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加分政策调整,具体为喀左、阜新等地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4分投档。但从2026年高考起,将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天津市 :自2023年高考起,将“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天津市属高校时增加5分投档”的政策调整为优先录取政策。即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考生将被优先录取。 基础网
湖南省 :自2023年高考起,对考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资格条件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不符合“三统一”要求的考生,将不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福建省 :从2021年起,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的加分分值从10分调整为5分;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分值也从10分调整为5分,且加分对象有所调整。此外,还规定了加分政策的使用范围和取消时间。
综上所述,多地取消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是为了进一步促进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虽然部分地区的取消政策在近年来才开始实施,但这一趋势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对于考生而言,无论是否有加分政策,都应该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2025高考生必看:跨省加分政策失效应对策略
一、跨省加分政策失效背景
近期,关于2025年高考跨省加分政策突然失效的消息在高三家长群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某省重点中学的学霸在跨省报考985高校时,原本稳拿的20分少数民族加分突然失效,差点导致滑档到二本,这一事件揭示了地方性加分政策中存在的隐形地雷。
二、哪些加分跨省会消失
地方性加分项目 :这类加分通常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非全域适用地区)的考生,由于具有地域性,因此在跨省报考时往往不被认可。
特殊身份加分 :如烈士子女、归侨等,虽然这些身份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尊重,但相关的加分政策在跨省时也可能不被其他省份接受。
省级自定政策 :如农村独生子女、侨眷等,这些加分项目同样具有地域性,跨省后失效。
三、全国通用加分项目
目前,全国范围内通用的加分项目主要包括烈士子女、立功军人子女等5类。这些加分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都被认可,不受地域限制。
四、2025届高考生必须懂的3个真相
报考外省院校时,系统自动过滤本省特色加分 :考生在报考外省院校时,需要注意系统会自动过滤掉本省特色的加分项目,因此应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
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录取线可能差出15分以上 :由于不同省份的考生数量、竞争程度、教育资源等因素的差异,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录取线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三大专项计划仍可跨省使用 :国家、地方、高校三大专项计划是针对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跨省报考时仍然有效。考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来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
五、自救指南
登录「阳光高考网」查目标院校承认的加分项 :考生在报考前,应登录「阳光高考网」查询目标院校承认的加分项目,以便了解自己的加分情况是否会被认可。
制作双版本分数表 :考生可以制作一个包含裸分、本省加分和全国加分的双版本分数表,以便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分数情况和竞争优势。
省内省外院校按3:7比例填报(冲稳结合)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按照省内省外院校3:7的比例进行填报,既冲刺外省优质院校,又确保省内院校作为稳妥选择。
六、总结与建议
面对跨省加分政策失效的情况,2025届高考生应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在报考前,要仔细查询目标院校承认的加分项目,制作双版本分数表,并合理填报志愿。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三大专项计划等优惠政策来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对于边疆加分地区的考生来说,更要特别注意跨省报考时的加分政策变化,避免盲目冲外省而导致不必要的风险。
最后,建议考生和家长多关注教育部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动态,及时了解高考政策的变化和最新要求。同时,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升学规划咨询和指导,以确保考生的升学之路更加顺利和成功。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湖南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变化的相关内容。
湖南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从2025年起有所调整,主要针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考生,他们可以享受10分的加分,但需满足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的三重认定要求 。
具体调整内容如下 :
加分对象 :主要针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考生,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自治县(如城步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等),以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县区(如石门县、慈利县、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等)的考生。
加分分值 :满足条件的考生可以享受10分的加分。
三重认定要求 :考生需具有湖南省同一县(市、区)高中阶段3年完整户籍、学籍且连续3年实际就读,方可获得加分。
取消的加分项目 :
政策调整目的 :
此次政策调整体现了教育公平与区域扶持并重的原则,旨在通过取消普遍性加分减少政策差异性,同时保留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支持,助力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
高考加分政策优势高考加分政策优势主要体现在全国性加分、少数民族加分(部分地区)、地方性加分及优先录取四个方面,具体如下:一、全国性加分优势覆盖烈士子女、退役军人、归侨华侨子女及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群体,最高可加20分。例如,烈士子女及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在高考中可直接获得20分加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
回族高考加分政策2022回族高考加分政策2022如下:如果是符合加分条件的回族加分是20分。广西户籍的考生不论在广西区内任何地方参加高考,均以其身份证或户口簿上记载的现户籍地址作为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或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分的依据。加分分值:10个世居少数民族:+20分户籍在全区范围内(除户籍在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城区的考生外)的瑶、苗、侗、毛南、仫
贵州高考民族加分政策法律分析:1、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实行分区域加分;2、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逐步降低。法律依据:《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第四条我省实施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五项:(一)烈士子女考生,加20分;(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加20分;(三)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加10分;
要不要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暂时不会取消的,不过从长远来看,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而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水平和内地教育的水平不一样,很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水平比较低,比较差,所以为了让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享有更多的上大学深造的机会,所以国家专门制定了扶持帮助的特殊政策,这些已经写入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的法规当中,这主要还是为了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平等受
高考加分的政策网络资料: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由于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有没有取消的必要?高考加分政策-加分条件根据规定,应届高中毕业考生获得省级优秀学
高考加分政策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
广东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民族院校丛做(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单独划线;报考其他专科高校可在其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羡族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渗派衡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高考
高考应当取消加分政策吗?高考加分政策应当取消吗?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应该一分为二去判断这个问题,不能一概的全部取消,但是也不能加分乱象,让一些不该加分的学生进入了大学,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从政策上,法律上规定饭这样的加分政策。一,高考加分政策只是很多年来存在的一项政策,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确实能受到益处,而且也是起到鼓励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情况不能乱想太多,应该对那些有突出贡献或者有特别专长的学生
2024-10-27 20:32:42
2025-01-13 02:14:53
2024-12-23 18:15:58
2025-02-01 18:06:31
2024-09-17 14:27:57
2024-12-02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