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08:24:29 | 基础网
要比高校近三年的等位分高30分左右,但考生要准确客观分析学校历年录取情况的基本面,还要看这个学校的实录线是否具备“含金量”,只有“含金量”够高,线差法或等位分法的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客观地反映学校招生录取的真实情况。
考生查询高考成绩后,通过等位分换算工具,查询自己高考成绩对应的等位分。对比参照收录的高校近3年实录线等位分数据,进行填报参考。
等位分是一种经过换算后的分数,消除了因试题难度、考生人数、招生计划变化等因素对高校历年招生实录线的影响,使历年高校招生实录线能精确地进行纵向对比分析。该分数运用经《高考指南》7年完美验证,具备科学性与准确性,是志愿填报中的重要参考工具。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评价标准,各地区、各学校、各专业都并非全国统一,从而导致考研分数只能在同学校同专业间“相对”排名比较,而不具有全国统一的“绝对”横向可比性。
这也是好多人认为考研比高考含金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考研并不能像高考那样做到全国统一的“绝对”公平。
考研评分通常分3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地区不同,对于判卷的标准不同。
对于经济发展比较好、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优质大学数量相对较多的我国中部、东部、南部地区,因为报考人数较多,竞争激烈,需要优中选优,所以在判卷时的标准会相对较高,因而会使得考生的成绩相对低一些。
因此,有人把我国分为了考研的“旱区”和“水区”。“旱区”即阅卷严格,平均分相对较低的省份;“水区”即阅卷相对宽松,成绩相对较高的区域。当然,这个划分,也是相对而言,并不能一概而论。
旱区的“旱”,主要体现在公共科目的主观题阅卷相当严格,比如英语作文、政治的论述题等。
比如,我考研时报考的是北京的大学,当时我的政治复习得不错,考试时也觉得比较顺利,可是分数出来后,政治成绩并不如我所愿,而考其他省份大学的同学政治分数都挺高,我认为就是因为北京高校存在压分的问题。
另一种是由于学校不同,对于专业课的出题难度和评分标准不一致。
由于考研的专业课通常是由各高校自主命题,而每所学校、每个专业,由于要考虑到招收人数、报考人数、生源质量等问题,会设置不同难度的专业课试卷,这个必然是无法做到全国统一的。
比如说,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专业课肯定很难,而每年都需要靠调剂才能“吃饱”的学校专业课一定会比较简单。毕竟一类要“掐尖”,一类要“生存”。
我在考研复习专业课时,做过多套不同学校的历年真题,对于题目的难度变化感触很深,的确是差别很大。
还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高校在对专业课试卷的阅卷过程中,可能存在故意压低考生分数的现象。
至于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学校对第一志愿报本校的学生质量不满意,更想要那些报考更高级别学校落榜下来的调剂生,因为这些学生虽然是第二志愿,但可能比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更有实力,因为有很多是从985、211学校来的生源。
比如,2020年考研中,网友反映宁夏大学文学院涉嫌故意压低考生分数,因为有大量考生的“中国文学”专业课成绩低得惊人,高的40多分,低的甚至有0分、5分的个位数成绩,令人费解。
如果这种恶意压低第一志愿考生专业课成绩,而且压得还这么狠,以至于考生连国家线都过不了,无法再调剂到其他学校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只能说明这样的学校真是太可恶了。考生心心念念地报了这所学校,费了大半年甚至一年的心血来认真复习,却被学校如此无情地斩断了前路和退路,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对未来考研者的启示总之,由于考研评分标准不像高考那样全国统一,因此考研时存在评分不均的现象,有地区间的,也有个别学校的。
这就给未来的考研者一个启示:选择目标院校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合适的学校,如果实力强,当然可以拼名校;如果实力一般,可以选择“水区”中相对好的学校,毕竟因为阅卷宽松可能会得到高分,哪怕第一志愿没被录取的话,再调剂时也能以相对高的分数去与别人竞争。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湖北成考分数线什么时候公布?的相关内容。
湖北成考分数线2023如下:
从历年的成考分数线看,预测2023年湖北成考高起本的分数线大概在120-180分左右,高起专大概在100-140分左右,专升本大概在100-120分数之间。成考是不设及格线的,各省会划定各层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录取原则是由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是由各层次、各科类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来规定的。每个层次的录取分数线也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层次的不同专业录取分数线也是不一样的。
成考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成人高考),是为中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成人高考属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全国招生统一考试。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起点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本科(简称高起本)和专科(简称高起专)三种;
在校学习形式分脱产、业余、函授三种(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
成人高考每年九月份报名,十月下旬考试。
成人高等教育学历(非全日制学历)与全日制学历、职业院校毕业生与同层次普通学校毕业生在职称评审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基础网
202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2022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定于11月5日、6日,2023年9月,广东省2023年成人高考报名通知出炉。2023年9月,浙江省成人高考开始网上报名。
含金量
成人高考文凭自从30多年前国家教育部出台,允许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满足大部分社会在职人员和中等在校生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成人高考文凭是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之一。从成人高考学习本质上讲,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和普通高考一样,都是选拔人才的国家考试,只是由于本身的学习特征需要,才在学习形式等环节上有所差别,进行了一定区分。
成人高考学历是国家承认的学历,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评职称都是具有报考资格的。
以上就是基础网整理的线差法或等位分法填报高考志愿有哪些优势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高考志愿怎么填,“线差法”志愿填报方法:准确定位线差法是最不准确的方式之一只有接近批次线的同学们用的上作为一名专业的高考规划师,可以给你提供一点建议如下:总体原则:一硬三软加牵引所谓一硬,高考分数是也,有了高考分数和排名,定位到有可能被录取的目标区间;所谓三软,城市、院校、专业。城市关乎生活和就业以及深造,院校考量校内外教学资源以及行业资源,专业由自身的性格爱好特长天赋决
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技巧指南在高考、分数出来后,接下来的高考志愿填报更加重要,那大家了解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吗?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技巧,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平行志愿投档一、位次优先一个考生对应一个位次,这个位次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考生的分数在排序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分数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会比分数低的考生先检索。同一分数在排名时,不同省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什么优势?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优势有哪些1、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什么优势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高考也为了让更多寒门学子能够翻身,一直在不断改进,使其变得更公平,新的高考模式已经在多个省份开始实施了。2、新高考不是传统的文理分科以前高中是直接分为文科理科的,考试
高考志愿填报都有哪些方法?方法一:线差法。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态备辩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滚激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
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有哪些?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1、根据高考填报指南书籍填报。因为上面各所大学历年的分数线,对你的填报可以做一下参考。2、上网查询学校信息。现在网上都有各所大学的介绍。当然也不能只看简介。看看各个论坛。加入校友会等等,从在校生,或毕业生的评价了解学校的情况。3、寻求师长的意见。不知道自己的报考的方向时,可以问问自己的老师。他们对各学校的了解要比我们多一些
填报志愿有哪些方法高考报考志愿技巧有位次法、线差法、位次修正。1、位次法。位次法也叫排名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按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的方法。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高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则报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填报志愿按照位次法,得出的结果比较具有参考价值。2、线差法。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如一本线、二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及方法有哪些填报高考志愿技巧有哪些1、综合自身情况选专业,其次再是院校。2、平行志愿填报要有梯度,既要冲一冲也要保底。3、将最心仪的学习填在第一志愿。“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4、尽量填满所有院校和专业志愿。5、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6、有些院校要求严格,不符合条件的就别报。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和方法?高考志愿填报是
高考按位次填志愿怎么填报按位次填报志愿的方法如何按位次填报大学1.首先你要拿出你的高考填报志愿书看一下往年的这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以及录取这个专业的最低位次号,你就根据你的位次号和志愿书上的位次号作比较,和比较高考分数是一样的。2.例如:这个专业最低的录取位次号比你的位次号高,那么你需要慎重考虑,或许可以冲一冲这个专业,有可能会被录取你,如果志愿书上的位次号和你的差不多那么你可以
2024-12-07 22:37:39
2025-02-11 03:47:25
2024-11-07 23:20:54
2025-02-01 18:06:31
2024-12-22 21:11:39
2024-12-14 15: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