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11:52:53 | 基础网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校承诺"0"调剂是怎么回事?的相关内容。
所谓"零调剂",就是考生填报的志愿投档后,一旦被提档,如果填满其专业志愿且不重复,体检符合国家要求,提档后均不退档,100%被录取, 而且专业将是自己所填的专业,不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提档院校直接满足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之一。
(二)承诺实行专业零调剂的院校(举例)
1.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在2018年之前连续四年推行满足北京考生专业志愿的探索和自身拥有众多优势学科专业基础上,从2018年起,北京理工大学承诺在全国各省份普通本科一批招生时,均实行"0调剂"政策。继续推行大类招生,采用10个大类专业名目进行招生,在一年大类培养后,按照学生意愿确认其专业方向,推动双学位、辅修专业、辅修课程、荣誉课程,构建"通识教育+大类专业基础+专业+X"的多路径人才培养模式。
在承诺实行专业零调剂的同时,北理工也承诺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和课程选择权。实施"书院制"管理,学生转专业政策宽松,除国家政策规定不能转出的专业和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其他学生申请转出专业时不受限,在转入专业可以接纳的前提下,即可转换专业。学生第一次转换专业时间,一般为第一学期结束后。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多年持续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招生政策的基础上,同时也持续承诺实行专业零调剂,考生报满志愿,百分之百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与此相对应的是备受家长和考生关注的转专业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表示,学生有4次以上的机会选择专业:一是高考填报志愿;二是一年级结束时选学院;三是二年级结束时选专业和转专业一年半以后,学生可以提出转专业,并且转专业不限次数;四是每个学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北京地区和部分省市的本科一批录取中,逐步试行零退档、零调剂政策的基础上,2020年继续承诺在本科一批次或本科普通批零调剂省份新增上海、青海,由此,实行这一政策的省份增加至9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海南、云南、陕西、黑龙江、青海。该校承诺,这9省份考生在本科一批次或本科普通批报满6个专业志愿且服从调剂,身体条件符合国家标准,学校提档后不退档且满足其中一个志愿,不会调剂至考生未报考专业;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海南设置专业组进行招生,若部分专业组包含专业数量不足6个,考生填满专业组包含的所有专业即可满足其中一个专业志愿。
4.其他承诺实行专业零调剂的学校
2020年,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也承诺,在专业志愿不少于6个的省份招生时,实行专业志愿零调剂。考生报满志愿且不重复,将百分之百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而北京大学早在2016年前后几年间在专业投放方面充分满足考生意愿,基本实现提档线上考生专业零调剂;2016年以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先后针对北京地区考生实行专业志愿零调剂。显然,实行大类招生和专业志愿零调剂已经逐步成为大学招生和专业录取的一大趋势。
(三)实行专业零调剂给考生带来的利与弊
从各学校实行“专业零调剂”政策的宣传看,“专业零调剂”几乎是随着高校“专业大类招生”而来的,对于考生来说,“专业零调剂”也如高校的“专业大类招生”一样,有利也有弊。
1.专业零调剂对考生的有利方面
对于考生而言,“专业零调剂”在心理上可以消除考生选择专业时担心被调剂的顾虑。在填报专业实行“专业零调剂”政策的高校时,可以依据个人对某大类专业的兴趣,选择招生计划中的六个专业大类(如果招生计划不足六个专业大类,可按照专业兴趣顺序,依次全部选择)填报专业志愿。高校在分配专业时,能满足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之一,起码这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所期待。考生感觉能够100%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科研和职业发展肯定有所帮助。 基础网
2. 专业零调剂对考生的不利方面
由于“专业零调剂”基本上是建立在“专业大类招生”基础之上的,其实“专业零调剂”同样隐藏有风险。“专业零调剂”政策面向是"被100%提档的考生",对于其他分数水平没达到被提档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个“陷阱”。考生容易只看到“专业零调剂”的好处,造成盲目扎堆冲报“专业零调剂”的学校和专业,冲高学校的招生分数,高考分数水平没能达到被提档的考生,当然就享受不到“专业零调剂”的“福利”,反而浪费了志愿。
另一方面,实行“专业零调剂”的高校,虽然都做出“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承诺,甚至还承诺放宽转专业的限制,在校内转专业看起来似乎比较容易,但真的到了要转专业、分流专业的时候,总体还是有比例限制的,比如有的高校会规定,只要你想去的专业愿意接收你,现在就读的专业就不拦你,但是好专业想去的人多了,竞争就剧烈了,最终可能去不成的还是大有人在。
(四) 填报“专业零调剂”学校的报考建议
1. 充分了解“专业零调剂”高校大类招生的具体专业
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零调剂”高校,选择专业大类时,首先需要对招生高校专业大类的具体专业有深入了解,实行大类招生院校的“实验班”“试验班”等等,都属于大类招生。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类招生专业有工科试验班类(航空航天类)、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北京理工大学大类招生专业中的理科试验班(徐特立英才班,本硕博分流培养,硕士、博士阶段按国家及学校有关研究生缴费规定执行)、理科试验班(数学菁英班,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等。
2.充分了解“专业零调剂”高校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方向、分流模式、培养目标
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招生高校当年的“招生简章”、阳光高考平台的“招办主任访谈”、各省市掌上考试院出版发行的高考指南、高考招生计划、目标高校官网等信息渠道,了解目标高校是否实行“专业零调剂”政策,充分了解目标高校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方向、分流模式、培养目标等政策,对应选择与自己高考分数水平相匹配、适合自己的目标高校和专业大类,不宜看到“专业零调剂”就盲目冲报。
以上就是基础网为大家带来的怎样转专业,有什么条件限制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南京大学转专业有什么条件限制1、思想品质优良,身体条件符合拟转入人工智能专业要求。2、在金融工程专业学习成绩原则上须达到良好以上。3、对所人工智能专业具有一定的特长、志向和基础。4、转专业的学生应签署诚信承诺书,学校正式公布学生转院系、转专业名单之后,学生学籍随即转入相关院系、专业,学生不得再要求返回原院系、专业就读。学校性质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创办于1
常州大学转专业容易吗,有什么条件限制常州大学转专业容易吗,具体看个人,以下提供转专业的条件:1、学业成绩要求,在当前专业的学业成绩排名前30%的学生可以自主申请转专业;在当前专业的学业成绩排名在30%-50%之间的学生需要经过学院审核;在当前专业的学业成绩排名在50%以后的学生一般不予考虑转专业。2、学分要求,学生在原专业须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后方可申请转专业;不同专业转换间
大学转专业难吗?有哪些限制条件?大学转专业难吗?有哪些限制条件?大学转专业很难。跨学院转专业比较难,需要你想转的学院接受你。有哪些限制条件?转来的学院还要组织基础学科和专业知识的考试,当然各种手续也麻烦。要求高,不是所有学生都合格。每个学校转专业的门槛绩点从前5%到前50%不等。转专业后,如果专业跨度过大,那么你需要重修大一的课程。下学期大二之前,每个学校都有一次公开转专
大学转专业有什么限制吗?转专业考试难度大。对成绩要求特别高,比如成绩排名在前10%,另外还会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名额可能会控制在年级学生人数的5%-10%之间,所以竞争很大。不能转的:有些学校或者部分专业原则上不允许转,一些特殊的班级也是不允许转专业的,还有一些专业不能跨类别转。限制条件:院系限制。转系要得到双方院系许可,一般转入的院系还会组织测试。另外,不是所
重庆大学转专业有哪些条件限制?重庆大学转专业比较难,而且只有一次转转专业的机会,学期学分成绩在2.8以上才有可能转专业成功。有的学院需要考试,如电气,机械,经济与工商管理。但首先第一学期你的期末成绩要非常好,学院一般只推前几名转专业的学生,后面的就没有机会了,在大一上学期提出书面申请(这个学院会通知),假期里多准备一下大一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要考试,其次就是去面试,尽量做到对面试官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入口在哪?一、武汉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武汉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为,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二、武汉理工大学简介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5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
高考复读有什么条件限制吗?在中国,高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很多大学和职业机会都与高考成绩直接挂钩。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考生可以选择复读。以下是一些关于高考复读的信息。1.复读是否被允许:高考复读是被允许的,只要考生满足参加复读的基本条件,就可以报考。2.复读的基本条件:复读生必须符合原有应届高考报考条件且高考成绩不低于本省投档分数线,同时需要在复读前进行高考成绩的核查和比对。
中山大学转专业难吗?有什么限制吗?中山大学转专业是比较难的,必须在本专业达到一定分数上在转入专业有一定特长,才允许转专业。中山大学转专业的要求如下:(1)在读一年级或二年级的本科非定向生。(2)政治表现好,思想品德操行合格,遵纪守法,勤学敬业,富有上进心,身体健康。(3)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4)所学课程考试没有不及格,必修、限选课程成
2024-12-07 22:37:39
2025-02-11 03:47:25
2024-11-07 23:20:54
2024-12-14 15:45:24
2025-02-01 18:06:31
2024-12-22 2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