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 14:45:55 | 基础网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藏高考录取规则的相关内容。
西藏2020年高考录取规则
(一)高校录取
1.普通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高校实行远程异地录取方式开展录取工作。录取期间,录取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除招生工作人员外未经批准不得进入。
2.录取工作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高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不得随意更改在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各项承诺。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解释。自治区招生办负责监督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3.高校录取新生须按我区规定程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且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高校,自治区招生办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代为录取,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部备案。
4.定向就业招生与非定向招生同时进行投档录取。高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学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进行投档,若仍不能完成的就地转为非定向计划执行。
5.我区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绝大部分考生为少数民族。高校录取新生必须按规定录取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考生。对符合录取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招生院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录取。
(二)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和办法
1.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首先将同一科类考生按特征总分(含各类政策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特征总分相同时,按文、理科类不同单科成绩高低顺序进行:
(1)文史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即特征总分相同,先看语文成绩;若语文成绩也相同,则看文科综合成绩;若文科综合成绩也相同,则看数学成绩; 基础网
(2)理工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即特征总分相同,先看数学成绩;若数学成绩也相同,则看理科综合成绩;若理科综合成绩也相同,则看语文成绩。
2.根据排序逐个对考生按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J院校的顺序进行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3.当出现考生特征总分、所有成绩完全相同,所填报志愿也完全相同时,采取全部投档处理。
4.“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性投档,不补充投档。生源不足院校通过公开征集志愿的办法解决。
(三)提前单独录取批次投档方式
提前单独录取批次投档原则为 “志愿优先,遵循分数”,采用“传统志愿”方式投档。
(四)其他
1.已被高校正式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改录其他院校。录取工作结束后不再安排补录。
2.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应持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到地(市)招生办或自治区招生办校验真伪。
七、照顾政策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以在考生文化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加分项目每个考生只能享受一项,符合其中两项及以上者,只享受加分最高的一项:
1.烈士子女,加10分;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伍军人加10分;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归国藏胞、归国藏胞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
4.边境县所属边境乡镇农牧民子女,加10分;
5.执行汉族录取分数线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6.在区内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不含地(市)所在地县及乡镇基层单位)工作十年以上,现仍在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正式教师、农牧科技人员、医务工作者或从以上岗位退休的正式职工子女,加10分;
7.门巴族、珞巴族、_人、夏尔巴人,加10分。
(二)进藏干部、职工在藏工作每满一年(截止时间为当年7月31日),其子女报考普通高校加1分投档。父母双方在藏工作,以工龄较长一方为准,加分最高不超过30分,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
在西藏民族大学、驻内地办事处(格尔木办事处除外)工作时间不计入加分。
(三)自治区级“先进双联户”家庭中参加次年高考的考生,加10分。如果考生符合第(一)条规定加分投档条件的,同时又符合自治区级“先进双联户”高考加分条件,两项加分可累加,但其增加的分数不得超过20分。第(二)条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工龄加分另外计算。
(四)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生源不足时,报考农业、牧业、林业、水利、水文、地矿等艰苦行业的考生降低20分投档,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
(七)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
2.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
3.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
4.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
5.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
6.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
7.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
8.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
9.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
10.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你好我们孩子再升高二可以在西藏买房到高三高考前去那考试行吗?西藏可以买房落户参加高考。参加高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202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具有西藏户籍1年以上(含1年),在西藏高中入学1年以上(含1年),在西藏高中实际学习1年以上(含1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除国家专项外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2.202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2年以上(含2年),西藏高中学籍2
甘肃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如下:甘肃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如下:1、具有甘肃省户籍,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甘肃(即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62),且户籍从未办理过外省迁移手续。2、户籍从外省迁入甘肃的考生,须符合以下要求:考生户籍迁入我省三年以上(含三年),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且考生本人具有我省高中阶段连续三年学籍(时间计算到高考当年8月31日)并实际就读的。
西藏户口在内地上高中可以在藏高考吗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1年以上(含1年)、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1年以上(含1年)、在藏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1年以上(含1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因此如果在内地上高中则无法在藏参加高考。法律依据:《西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规定》第三条在我区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在江西上学去甘肃高考有优势吗可以。但是是以异地高考的资格报名的,也就有很多条件限制,与你母亲是哪里户口没有关系。参考报名通知中异地生报考的要求准备材料报名就可以了。根据目前的政策,你必须有在甘肃三年的高中阶段的学籍,并且你父母必须在甘肃有工作、有社保等。详细内容可搜“甘肃《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网页看一下。甘肃省高
河南高考完在西藏复读可以参加西藏高考吗可以考生在外省参加高考资格审查都没有问题,在外省复读之后依然可以在外省继续参加异地高考。按照当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非本省份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考生报名资格和条件规定,考生要想在外省份参加高考,考生至少必须拥有在外省份普通高中就读期间的三年完整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籍,父母必须具有稳定的职业和居住证明。只要考生满足相关规定的条件,就可以在异地参加高
我是浙江的户口,在甘肃读书,请问可以参加甘肃高考吗满足条件就是可以参加甘肃高考的。甘肃省异地高考报名从2015年开始取消户籍限制,放开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甘肃省“异地高考”的门槛。即从2015年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有甘肃省连续高中三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可在甘肃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但是,非甘肃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除填写《201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外
户口在甘肃在湖北读书如何在甘肃高考报名户口在甘肃,在湖北读书,在甘肃高考报名的规定: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甘招委发[2015]号):一、报名时间和地点报名时间:2015年12月1日至7日。报名地点:考生户籍所在县(区)招生办或县(区)招生办指定地点。二、报名要求1.考生报名时须提供身份证。报名期间确实无法
09甘肃高考成绩是否在网上可以查询甘肃6月22日18时一、高考的成绩由省招办通过网络传送到各级招办,各县(市、区)招办以成绩单方式通知考生本人;二、考生也可以在当地县级招办直接免费查询;三、可自愿选择16887801信息台付费查询。考生拨打16887801后收听信息提示音,再按提示音提示输入准考证号码并确认,可查出成绩……详细甘肃省高考成绩在网上那天可以查到甘肃6月23日左
2025-02-11 03:47:25
2024-12-07 22:37:39
2025-01-31 09:39:21
2024-11-07 23:20:54
2025-01-27 14:53:48
2024-12-14 15:45:24